如何在教育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
----我的困惑与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在教育评价部分再一次强调指出“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由此可以看出,《纲要》是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位的,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情感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的核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非常注意一日生活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但在小班的情感教育中往往会让我们感到无可奈何,收效甚微。以下是我对小班一个故事活动的一些感想,和大家共同探讨分享。
故事《下雨的时候》中,我首先让幼儿回忆自己下雨天时怎样避雨的?幼儿很感兴趣,有的说:“打伞”,“穿雨衣”,还有的说:“穿着雨批”我进一步启发幼儿说说手中没有雨具时,可以用什么方法避雨?-----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回答得很踊跃。“到大树底下避雨” “到房子里面避雨” “用衣服放在头上”-----幼儿动脑筋纷纷想出很多办法。
然后我为幼儿讲故事,请幼儿仔细听一听故事里的小动物是怎样避雨的?幼儿听得很认真,对于相关的几个问题如: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面都有谁?小兔子用什么办法避雨?它看到小伙伴被雨淋湿时是怎样做的?幼儿基本都能回答出来。
最后我又提问:”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幼儿的回答真是让我啼笑皆非。赵一维:“我喜欢小白兔,因为它长得漂亮。”许珊说:“我喜欢小鸡,因为小鸡会下蛋。”马傲也抢着说:“我最喜欢小猫,因为它被雨淋湿了。”没有达到预想中的结果我又继续引导:“想
[1][2][3]下一页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