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规则教育的提出与背景。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之所以能成为现今社会中的主宰者,主要归功于其智商与情商并重、齐驱发展的结果。情商、智商并重,说明了人类有修养、有文化、有高尚的情操,同时也说明了人类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规范。正是有了这种亲情、友情、法律、道德、公德的制约,才能让人类发挥聪明才智,推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说明社会规范教育在人类社会前进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看清楚规范的启蒙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国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届国家领导人为了加快国家发展水平,提升整体经济实力,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提倡如“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等要求。使得21世纪的今天,许多孩子降生在“四、二、一”模式家庭中,倍受关注与宠爱的孩子们虽然拥有的玩具种类多了,开发智力的图书也多了,物质条件的丰富,精神世界日渐充裕,但我们的家长却忘记了教给孩子什么是“尊老爱幼”、什么是“文明、礼貌”、什么是“好坏、是非”,忽视了道德品质、社会规范等非智力的启蒙与教育。许多孩子在幼儿园中表现为上课坐不住、不认真倾听爱插嘴、随意离开座位;玩具乱扔乱放、午睡时哼歌、爱骚扰别人;有的甚至发生攻击性行为等,诸如此类都可归结为行为自由散漫、不受约束,爱发脾气,不会合作等。通过观察,透析幼儿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
1、规则意识淡漠。
[1][2][3][4][5][6][7][8][9][10]下一页 >>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