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幼教培训网(中国幼儿教师培训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注册登录
紧密结合市场需要办好职业教育
来源:[db:出处] 时间:2019-04-25 21:28:15

海南省工业学校 陶海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陶海林,来自海南省工业学校。作为一名工作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能有机会参加今天上午在中南海召开的优秀教师座谈会,当面聆听胡锦涛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和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谆谆教诲,我万分激动、倍感振奋。听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为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民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书记强调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事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职业学校教师,我对这一点有着切身的体会。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近几年国家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放在了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改革、加大投入,推动了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据了解,今后几年,我国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资金仅中央财政就达100亿,海南省政府今年也拿出1.1亿元建设了十个职教中心。特别是从今年开始,国家又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每年各级财政用于贫困生资助的经费将超过160亿,职业学校90%的学生将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教育、关注民生、促进公平的一项重大举措。我校地处五指山腹地,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国家级贫困山区。由于经济落后,家庭困难,那里的孩子们在初中毕业后就很难再上高中。因此,选择职业学校就读,掌握一门技术,然后外出打工就成了山区孩子们走出贫困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在我校就读的许多学生仍因家庭贫困面临着辍学的危险。为此,我校专门设立了特困生补助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资助了一些学生。我个人十几年来也从微薄的收中拿出8万多元,帮助30多位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了学业,还先后安排了三名特困生在我家吃住直到毕业,但这毕竟是杯水车薪。现在国家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看到贫困山区的学生可以在国家的资助下接受职业教育,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20年的职业学校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重视。

  第二点体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处理好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育人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人的成才道路不是唯一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性的。发展职业教育,既适应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所以说,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正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职业教育有其特殊规律,要办好职业教育,就必须遵循这些规律,走科学发展之路。一是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类教育,要办好职业教育,就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根据市场和企业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需求开设课程。二是要遵循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打破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在这方面我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生产和服务一线,让学生实地观摩、模拟实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很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解决山区实训条件不足的限制,我还采用了“模拟实务法”、“师生换位法”、“课题讨论法”组织教学,为学生创设“模拟生产现场”,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必须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未来产业大军的主体,而这部分学生在入学时普遍存在文化基础低、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要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就不仅仅要传授他们技能,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第三点体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从事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总书记讲到,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既崇高又艰辛,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敬。总书记还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我深深感受到国家领导人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和殷切希望,也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无尚光荣。我1983年从部队复员后,先是在企业工作,1987年被聘到海南省工业学校当兼职教师,1990年成为专职教师。在此期间,我通过自学获得了大专文凭和本科文凭,取得了全国会计师资格和注册会计师资格。当时,不少大企业高薪高职来聘请我,但我却从中深刻地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技术创造未来”。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掌握一门职业技能,就能改变一个人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命运。一个老师关系着三代人:上一代的梦想、这一代的前途、下一代的命运,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我要将我的技能教给山区的孩子们,让他们也能成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职业学校教书育人,始终让我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这样的工作虽然艰辛,但每当我看到自己的学生学业有成、事业有成时,就感到更加充实、更加能够体现我的人生价值。所以,我谢绝了企业的聘请,始终坚守在贫困的山区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这些年来,我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国家给了我很高的荣誉,但我深知在职业教育这个处于快速变革的领域里,我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继续探索和努力。今后,我将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专业业务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当好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以优异的教学成绩来回报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

  谢谢大家!

稿源:[db:出处]
作者:admin
编辑:shaohai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