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日益激烈,学习负担不断加重,原本困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了日趋低龄化的趋势。为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深圳市教育局在对政协委员的提案回复中透露,在今后的幼儿教师培训中,将重点增加幼儿心理保健知识的内容,特别是要对幼儿园的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需个别心理指导的学生达32%
深圳此前进行的一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2%,但如果把心理问题达到临界程度的考虑为需要心理干预,则需要个别心理指导的学生达到32%。在学前教育领域,幼儿出现行为问题、行为偏差的比例也在日益增加。
政协委员刘凌、黄晓惠等人经过调查发现,随着社会关系的迅速变化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加上沉重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原来在成年人、大学生或高中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已经在中、小学生乃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低龄化。
“目前深圳还没有专业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职培等职能体系,不能满足学校、家长等需要。”刘凌等政协委员在今年年初两会期间,向政协提交的《关于构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提案》中提到,深圳现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工作,由于缺乏专业督导及资源平台等,存在着不科学、不规范的局面,而由于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的不足,教师、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低。
刘凌等人建议,相关部门应增拨专项经费,在有条件的园所开设相关教研专题试点工作,建立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室,通过一对一方式对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等。
420余所学校常规开设心理课
为了应对心理问题年轻化的趋势,市教育局决定在将来的工作中将心理保健教育继续前移至幼儿教育阶段。“在今后的幼儿教师培训中,将重点增加幼儿心理保健知识的内容,特别是要对幼儿园的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增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而幼儿教师的培训将由学前教育专项经费资助。”
据了解,市教育局将在全市开展示范性学前教育机构的检查工作,在检查标准中将明确要求示范性学前教育机构要开展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鼓励学前教育机构开展有关幼儿心理保健的课题研究工作,而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将对通过评审的相关课题给予适当资助。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至今已建立心理咨询室的中小学有499所,全市共有420余间学校常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目前,深圳全市已经有260所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或网页,有4个区教育局建立了区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其他几个区的辅导中心也在积极筹建中。
在专业心理教师的培训上,深圳采取的是专职和兼职结合、“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通过专业培训、专家讲座、专业教师帮扶非专业教师等办法,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整体素质较高的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
目前,深圳中小学拥有专业心理教师262人,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格培训A、B、C证的教师共计9430人,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心理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