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十一世纪竞争的加剧,日益淡化的人际关系及高节奏的生活状态,使许多现代人失去了停下脚步、安慰自己的时间,生活中各种各样一时无法排除的烦恼接踵而来,许多人产生了焦虑、自卑、抑郁、脆弱等症状。这些症状导致人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又将直接妨碍人的处理问题能力\人际关系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和上海由于各种压力造成的精神病患者十年间已由12.69%上升到13.47%,重精神病人的总数已有1600万,一组多么“惊心动魄”的数字!我由此想到,我们面对的这群孩子,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怎样使这些孩子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去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本课题试着从培养幼儿的幽默入手,研究幽默感有利于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促进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幽默感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一种心理反应,尽管受到认知经验的限制,但不能否认,幼儿具备一定的幽默感。它是幼儿由出生至三岁后逐渐地出现许多与动型、个体意识密切联系的情绪发展而来的,幼儿的幽默感与其认知经验、发育水平、心理特征都有密切联系,是一种不能等同于喜悦和爱的情感。首先,它具有形象性。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营养说明,决定了他们通常对形象化的事物更感兴趣更能引发出幽默感。其次,幼儿的幽默感具有重复性。成人对“抖落的包袱”突然发笑,第二次体验后的幽默感就会减弱,只会对一些特定的幽默反复品味,幼儿则对一些极其简单的笑料重复作出反应。培养幼儿的幽默感,有利于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形成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对幼儿社会性技能的发展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针对幼儿幽默感的营养说明,我在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幽默感时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学科教学,引幼儿初涉幽默天地。 针对幼儿的年龄营养说明,对诱发幼儿幽默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观察后发现,
[1][2][3][4]下一页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