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自信
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身发展的肯定,是一种重要个性心理品质。一个人的自信心对其整体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一个哲人说得好:“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21世纪需要充满自信而又有能力的人,拥有自尊、自信是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幼儿园不仅要对幼儿进行身体健康教育,更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身体健康的、也是充满自信、愉快、交往、合作的幼儿。但是,当前家长、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因素,使得一些孩子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心,从小在大脑中储存下了“我很笨、不能干、很差”的不良定论。今日的花朵、明天的栋梁,我们的孩子只有拥有了自尊、自信,才能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从小拥有自信心,将不容忽视。怎样培养孩子自信心?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做到: 一、多参加实践锻炼活动 培养幼儿自信就要给孩子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注意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所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一些年轻父母娇惯疼爱孩子,不舍得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穿衣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人过多包办代替,使幼儿失去了锻炼提高能力的机会。这些孩子在同龄伙伴中就显得不如别人,事事落后于他人。我班晓宇是家中的“小皇帝”,班上每次举行自理能力,叠被子、穿衣裳,系鞋带、整理图书、玩具等表演活动时,他总是最后一名,小朋友说他是个大懒虫,什么都不会,真笨。所以成人在给幼儿关爱的同时,也要放开手脚,相信孩子,让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开始幼儿可能动作笨拙,耽误时间,但只要坚持做这些事,肯定会做好的。为了给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班上开展了“今天我是小班长”的
[1][2][3][4][5]下一页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