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幼教培训网(中国幼儿教师培训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注册登录
浅谈幼儿品德教育-幼儿社会性培养论文
来源:[db:出处] 时间:2006-02-07 14:28:15

浅谈幼儿品德教育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我国经济发展,开发幼儿智力已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普遍关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忽视对儿童品德的早期培养和对儿童行为习惯的长早期训练”,即“重智力,轻德育”的现象。作为幼儿工作者,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 品德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塑造良好品德的最佳期,有研究确认,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凡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德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义。要使我们一代代的华夏子孙,在投身社会生活和劳动的过程中,具有现代文明的基本素养,能对祖国和民族命运承担责任,能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较高的技术和能力,必须从儿童时就开始着手培养教育,而学前期的幼儿品德教育,正是为造就推动社会发展的人奠定坚实基础的工作。

二、 幼儿品德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纲要》中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提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与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性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总体,任何一方面有所欠缺,都会影响到幼儿的品德教育。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向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1、不要顾此失彼。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是全面的,不能只看到某幼儿在园表现好总受表扬,而看不到在家的娇气;只看到幼儿在园值日时认真劳动、为集体服务,却没有看到他自私的一面——把自己的小椅子擦了又擦,而对别人的就马马虎虎,分水果时拿最大的。以上种种,教师和家长如果不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教育,就会造成“顾此失彼”,而不利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2、不能自相矛盾。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基本部分。只有这三者都得到相应发展时,道德品

[1][2][3][4]下一页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

稿源:[db:出处]
作者:admin
编辑:shaohai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