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和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使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一、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1.从时代发展的需要看: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要求具备一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我们的教育不能只是传授有限的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培养能力,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胜任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正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2.从幼儿挫折教育的现状看:由于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另外,一些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观念 存在偏差,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幼儿的应付挫折能力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这一现状的原因。据北京市教育研究会就“你遇到失败打击能顶得住吗?”的问题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结果31.2%的孩子回答:“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没有受过失败的打击和锻炼”,有5.5%的孩子说:“顶不住失败的打击”,“遇到失败我束手无策”这样的结果表明,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3.从幼儿发展的需要看: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有意识地让幼儿受点“苦和累”“受点挫折”,尝试一点点生活的磨难,使幼儿明白人人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困难和挫折是可以克服的,教育幼儿敢于面对困难、挫折,正视挫折并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幼儿应付挫折能力强,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就容易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使其自觉性、生动性得以发挥,而这种内在动机是推动
[1][2][3][4][5]下一页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