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幼教培训网(中国幼儿教师培训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注册登录
从“分苹果”现象谈幼儿分享与谦让品质的培养-幼儿社会性培养论文
来源:[db:出处] 时间:2006-02-07 14:28:15

陶冶高尚情操 培育美好心灵

——从“分苹果”现象谈幼儿分享与谦让品质的培养

秀山县示范幼儿园 刘舜华

现象描述:一天下午,孩子们吃苹果。笔者在观察中发现,先走到苹果盘前的孩子仔细地端详一番后,伸手拿走了其中的大苹果,只有几个不爱吃苹果的孩子拿了小的,等到最后几位小朋友去拿时,盘中只剩下了几个小苹果。我就在想,难道孩子们不懂得相互谦让,没有分享的意识?针对这一情况,我向全班幼儿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有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那么你拿哪个呢?”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所有幼儿都说:“我把大的给别人,把小的留给自己。”孩子们会说,但并没有这样做,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品德发展中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状况。要让孩子们言行一致,将分享与谦让的意识转化为幼儿自觉的行为,还需要我们进行反复训练和指导。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幼儿分享与谦让品质的培养。

1、在教学活动中丰富情感体验

幼儿的情感是与认知相结合的,情感的产生受到知识经验的影响。为了丰富幼儿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我结合教学内容向他们讲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幼儿分析:大家为什么表扬孔融?并通过角色表演,使幼儿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良的品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融学习。接着我又让幼儿学习歌表演 “谢谢好叔叔” 、“让座” ,让幼儿体验搀扶“奶奶”上汽车,“奶奶”站不稳,需要别人的关心与照顾,再让幼儿给 “奶奶” 和“老妈妈”让座,汽车上的“乘客”都为他鼓掌,使幼儿体验谦让所带来的光荣与愉快,感受分享与谦让行为的快乐,继而使幼儿产生自觉、稳定的分享与谦让行为。

2、在游戏中进行行为训练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分享与谦让的情境中自发

[1][2][3]下一页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

稿源:[db:出处]
作者:admin
编辑:shaohai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