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幼教培训网(中国幼儿教师培训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注册登录
浅谈幼儿的“养成”教育-幼儿社会性培养论文
来源:[db:出处] 时间:2006-02-07 14:28:15

“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劳动等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定形,从小

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能更好地为幼儿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一、“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从现在标准来看,培养幼儿成为现代文明人,将来成为世界的有教养的人才,养成教育成为素质高尚人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一定意义上分析看,社会越是进步,科学越是发展,就越需要重视“养成”教育。曾有一名人这样说过:“良好习惯的养成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巨额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会享受他的无穷的利息。”可见养成教育是提高幼儿素质的关键。

二、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养成教育

1.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幼儿园的卫生习惯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有重要影响。因为卫生影响人类的全部生活,所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以常规教育方法和制度规范影响方法为主。

2.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影响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中华民族几千来已经形成了许多公认的生活习惯礼仪要求。但近年来由于对人礼仪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家长也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幼儿园要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补课教育。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睡眠、进餐、宿舍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睡觉时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不乱花钱、节约用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生活习惯教育一般以规范和制度影响的养成教育方法为主。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坐、立、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国俗语讲:“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行为习惯所总结出来的标准性要求。当然由于幼儿的年龄还不具备达到这种标准的条件,但我们也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行为习惯教育主要以训练方法为主。

4.文明礼貌养成教育。幼儿年龄小,是

[1][2][3]下一页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

稿源:[db:出处]
作者:admin
编辑:shaohai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