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db:出处] 时间:2019-11-12 12:15:15
一、跳出蜗居的教材。选择适合幼儿的活动
二期课改《学习活动》在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中,有一个二级主题“妈妈和我”,里面有“我在妈妈肚子里”的三级主题,里面有听故事、画妈妈,问妈妈自己在肚子里的情景等素材点。教师在把握教材的经验点的基础上,打破教材的束缚,根据本班幼儿特点和现有的资源选取了部分素材设计了采访孕妇、感知理解“我从哪里来”模仿怀孕妈妈、我的好妈妈等环节的活动。这样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了解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体验爱妈妈的情感。
二期课改《学习活动》教材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它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应用、学会创造。我们要根据《学习》用书上的素材点采用不同的程序导入;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将《学习》用书上的素材点组合搭配;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将《学习》用书上的素材点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这样更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二、跳出蜗居的提问方式,推动幼儿积极思维
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符合其活动特质的教学目标。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精心预设相关的提问,以引导幼儿关注活动内容,引发幼儿讨论问题,从而促使幼儿通过交流、碰撞、分享、内化而达到经验的建构、迁移和运用。
在大班绘本“克里克塔”活动中,教师在设计提问时思考的是大班幼儿对怎样的提问更易理解和思考。因此,在活动中教师把原来绘本中的问题进行了修改,让提问既具有开放性又有明确的指向,实现提问的价值。
活动片段对比
原来的提问
预见性提问
对比效果
师:
奶奶收到一件礼物,猜猜是什么?
奶奶收到一件她意想不到的礼物,猜猜是什么?
原设计:问题宽泛,幼儿回答可能不着边际,容易“散、简”。修改后:问题更加直接明了,有针对性。
师:
克里克塔在奶奶家会干什么?
1.路易斯奶奶年纪大了,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事,自从来到奶奶家,克里克塔就成为奶奶的好帮手,猜猜克里克塔做了些什么事? 2.瞧瞧他们发生了些有趣的事? 3.一般哪里用数字?克里克塔为什么要变成数字?
原设计:容易使讨论的话题偏离聚焦的问题。修改后:问题清晰,促使活动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