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幼教培训网(中国幼儿教师培训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注册登录
摘掉儿女头上的“小”帽子
来源:[db:出处] 时间:1970-01-01 08:00:00
在某些家长眼里,宝宝一举一动都是他们生活中的亮点,即便孩子淘气养成坏习惯,也被看作是“淘得可爱”。因为家长的这种溺爱态度,部分孩子的行为被别人对号入座,戴上了“小”帽子:“小霸王”、“小懒虫”、“小犟牛”、“小磨蹭”……可见培养儿女良好习惯,是父母教育的当务之急,如果示范方式恰当合理,应该很快能够摘掉孩子头上这些讨厌的“小”帽子。霸王争抢 行为放映 三岁的雅雅,经常乱画姐姐的本子,甚至还将它们撕得乱七八糟。托儿所的老师也告诉妈妈,她会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贴纸。对于雅雅的这种霸王行为,虽然妈妈常骂她、处罚她,可是,没隔几天,她又故态重萌。 专家分析 孩子常出现破坏别人东西、抢别人玩具等反常强权行为,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在幼儿发展过程中,三岁的孩子开始喜欢交朋友,会与同伴一起玩,开始有分享及共用的概念。虽然如此,三岁的孩子对“物权”的概念,还不是很稳定、清楚的,他们常会在游戏中彼此抢夺玩具,甚至大打出手。这个时候,父母应给予机会教育,引导孩子树立“尊重别人物权”的意识,否则有可能会影响孩子日后的人格发展。很多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平时没有机会与其他同龄朋友互动,一旦进入团体生活中,往往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物权”。 父母学招 1.为了帮助孩子明白随意拿人家东西是不对的行为,是需付出代价的。当孩子有不当行为时,父母可以罚他做一些额外的工作,或是要他放弃一样他很珍爱的物品,让他同样感到失去喜爱东西的痛苦。 2.孩子抢夺别人东西时,父母千万不要使用哄骗的方式。如随口承诺:“你先把东西还给别人,以后妈妈再买给你。”说完也就忘了,孩子一旦有受骗的感觉,下次就很难再相信父母的话了。 3.如果经过父母的解释、教导,孩子逐渐改正了坏习惯,父母应适时地给予赞美和鼓励。孩子便会知道这个行为是妈妈喜欢的,他自然会慢慢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当然,父母若发现孩子未经允许拿别人东西,应先了解其动机,再做适当的处理。父母可以责骂他、处罚他,但不要忘记孩子也有自尊心。懒虫罢工 行为放映 小星两岁半了,最近很多自己会做的事情都不肯动手,总叫爸爸妈妈帮忙。比如以前都是自己吃饭,最后妈妈再帮忙。现在一上餐桌就说“妈妈你帮我吧”。饭前洗手也变得费劲儿,好不容易同意自己去洗,洗到中途就大叫“妈妈你帮我一下吧”。早上穿鞋还分派任务:“爸爸你穿这只,妈妈你穿那只”。每天爸爸妈妈就为这些问题费好多口舌,批评多了又看她情绪低落很可怜,终于忍不住替她干了算了。 专家分析 孩子可没有小懒虫!每一个孩子都是精力旺盛的。孩子聪明得很,非常会察言观看。她知道如何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小星的懒惰行为完全是父母惯出来的。比如,上餐桌不吃可以,请她离开。孩子总有饿的时候,到时候告诉她什么是饥饿,为什么会有饥饿感。饭前不洗手不允许吃饭……父母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要对孩子唠叨。多一点激情,多一点说笑幽默,孩子这点毛病很快就会改过来的。 父母学招 1.相信活泼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对周围的事物照顾得不周全、不完善是小孩子的特点,因此说,“懒”孩子未必真的懒。 2.别过分要求苛刻。有些家长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想像和看待孩子的世界,因此就会提出一些过于苛刻的要求,如“玩过玩具后必须马上收好”,“大人吩咐的事情必须马上去做”等等,如果孩子不这样就会被戴上个“懒惰”的帽子。由于处理事物的经验有限,孩子对父母提的要求往往不能完全理解,有时候还会对家长的要求和批评心存委屈:我正在看动画片,为什么非要这会儿去收拾玩具?对待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在吩咐孩子做事的同时,告诉他这样做的必要性,如玩具散落一地会影响别人走路,手绢不随时洗明天就没法用等等。犟牛登场 行为放映 文远2岁前一直由奶奶领回老家带养,2岁后接回来被送到幼儿园,总不能很好地与老师同学相处。这孩子脾气倔强、固执。比如,昨晚拿玩具砸人了,父母让他说“对不起”,文远就是不肯,经过半小时教育后才勉强认错。早晨不刷牙,一定要先出去玩,最后眼看入园要迟到了,才胡乱刷两下了事。因为这些,平常他没少挨妈妈骂。 专家分析 3-4岁孩子正值人生第一个反抗期,想要自主,喜欢依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所以爸爸妈妈要学会给孩子“定规矩”,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此时孩子主要是右脑思维,喜欢模仿大人的举动,因此这个时期对爸爸妈妈的品行要求特别高,父母做得好可以给孩子起榜样作用。而且孩子只是理解“是什么”,还没有“为什么”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关联性认识不足,父母要耐心地加以引导。不用说很多的道理,因为无效。只要告诉孩子怎么做就可以了,比如,玩具砸到人就简单告诉他对方疼,说声“对不起”对方会觉得舒服些。 父母学招 1.平时和孩子多玩、多交流,以增进亲子感情。平时爸爸妈妈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执、争吵; 2.在家里张贴“宝宝星星榜”:将宝宝一天要做的事情用图画出来(如自己穿衣服、刷牙、吃饭、看书、游戏、做好事……)然后做到了就贴一个小红星,等宝宝红星达到一定的数量后,答应达成宝宝一个愿望(事先定好)。磨蹭躲藏 行为放映 青枫有一个非常让爸妈头疼的毛病,就是无论干什么事情,比如吃饭、穿衣、洗刷都是磨蹭,边玩边干。如果大人不催他,他洗一次脸得用半小时。爸妈也曾试了好多方法,批评、速度稍快就表扬等,效果都不理想,每天的日常小事变得非常麻烦。这些事他都会干,爸妈又不能替他代劳,可怎么办? 专家分析 不少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父母们只好在后面扯着嗓子喊“快点”、“快点”。可无论怎么喊,始终不见效果,孩子还是不急不火,弄得父母也常常没辙。其实,孩子毕竟还很小,他们往往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时间的珍贵,认为时间有的是,总也用不完。因此,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不着急。对于这么大的孩子,应该多给他讲讲故事,通过故事让孩子感受到时间是什么,并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父母学招 1.教孩子认钟表,5岁多的孩子完全能认时间了(大概的)。经常让孩子看钟表计算活动的时间(大人帮助),为自己计算时间,也为别人计算时间。例如:“帮妈妈看看,我洗澡走了几个字?”或“走到5字的时候就提醒妈妈”等,让孩子的时间观念增强起来。 2.找很多和时间有关的故事讲给他听,告诉他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效益,时间和效益是什么关系。再给他讲了许多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把与时间有关的格言,写在纸上,贴在家里的墙上,提醒他时刻激励自己。
稿源:[db:出处]
作者:admin
编辑:shaohai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