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幼教培训网(中国幼儿教师培训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注册登录
鼻子里的蜗牛 ——浅谈幼儿生活中的安全教育
来源:[db:出处] 时间:1970-01-01 08:00:00
在学前教育这一行干了有几个年头了,从最初大学毕业时的懵懂到现在已经是双重身份的我,在幼儿教育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也正是因为自己是一位母亲,很多时候,我知道家长心中所想,所以能跟家长更有效的沟通,最近一件事情让我触动很大,而家长的态度更是让我摸不着头脑……最近班里来了一名新生,他年龄虽不是最小,但他心理年龄绝对是最小的。入园一个月来,没有参加过任何集体活动,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很少跟别的小朋友交往,我们三位老师对他也是更加用心,在我们的努力下,半个月后他能自己拿勺子吃饭了,这也使我们欣慰了好多。早上,又是他第一个入园,在跟爸爸说“再见”后,坐到了自己的小椅子上,然后一直在用小手抠鼻子,我提醒了他几次,就忙于接待其他幼儿了,可是一会功夫,他的鼻子就流出了血(因为之前他鼻子上火流过鼻血,所以这次我推测也是上火的原因)我拿过卫生纸把他的鼻血擦干净……可是,一上午的时间,他都在重复这个动作,也不像以前那样到处跑,出于好奇我就走过去跟他交流:“怎么了晨晨?鼻子不舒服吗?”他连头都没抬,也没吱声,继续抠鼻子。“不要抠了,这样会有很多细菌。”我将他的小手拿了下来,似乎这件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到中午分饭的时间了,我们三个老师在七八张桌子前忙的不亦乐乎,就在这时,有一个浓厚的方言声音传过来:“老师,出来个东西。”我跟其他人一样本能的回过头去看,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个血淋淋的东西,我放下饭,走过去一看,差点瘫坐到地上,那竟然是一只活生生的蜗牛!这只蜗牛身上已经沾满了血,所以也就很难分辨出他到底是死还是活。我们都被眼前这情景吓懵了,我回过神来故作平静地问他:“这是从哪来的?”“鼻子里!”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继续问:“你从哪捡的?为什么放到鼻子里呢?”他回答说:“昨天(周末)跟奶奶去挖野菜,看到地里有只蜗牛很好玩,就把它放鼻子里了……”天哪!这就是孩子的思维方式!我来不及多说,马上给他妈妈打电话,问她是否知道这件事时,她妈妈竟然全然不知,说只觉得昨晚上睡觉时孩子喘气很粗,以为是感冒了,话说到这,妈妈的态度竟然还是那么的平静……也许真的是妈妈太心存大意了,这只蜗牛竟然在孩子鼻子里过了夜。我马上查看他鼻子里是否还有第二只、另一个鼻孔里是否有,可是用肉眼看也没发现什么,还是让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比较放心,于是我们通知家长把孩子接走了。晨晨走后,我的心里一直不能平静,如果他抠半天还是没有抠出来,午睡时窒息怎么办?如果这只蜗牛没死,爬到鼻子更深处怎么办?太多的如果,多亏它出来了……幼儿的安全教育何等重要!缤纷的世界,五彩的生活,使得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总是有着诸多的好奇,总想看个究竟,弄个明白,问个清楚,也正是这种猎奇心理,促使孩子们不断去模仿,具体表现为不仅用脑去想,用手去触摸,甚至用身体去感觉未知,由于对“未知数”的探求过于急切,幼儿会在缺少充分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轻举妄动,忽略了身边的隐患而“从容就犯”,导致了一幕幕不该发生的事情。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他应当成为幼儿安全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无论老师、家长或是幼儿时刻都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稿源:[db:出处]
作者:admin
编辑:shaohai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