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17-04-25 09:01:00
幼儿园家长工作确实没那么简单,而它又很重要,的确需要老师们用心去做。那么这次不如放慢脚步,细细地说一说「家长工作」。我们把它分为两个部分:因人而异和因事而异的沟通策略。
先说说
『因人而异的沟通策略』
1、家长 性别 的不同
可能因为老师也多是女性。因此,女性家长与老师之间更容易沟通,也最易成为幼儿园工作强有力的支持者。
而对于男性家长,他们更多的是当孩子出现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时希望从老师那里获得方法或帮助。因此老师可以用简洁的语言给予反馈,或者直接告诉他们明确的建议和可行性的方法。
将心比心,多点理解

2、家长 年龄 的不同
年纪大的家长,特别是隔代家长,更关注幼儿的身体、饮食等生活方面的情况,对孩子过于娇惯,而很少关注幼儿其他方面的表现。因此,老师不仅要反映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还要用浅显的语言宣传幼儿全面发展的观念。同时注意保持诚恳、尊重的态度。
年轻家长,他们更关注孩子的在园表现,会更理性地重视幼儿的发展。老师要尽量争取他们对于教育工作的支持,所以,老师在沟通时,可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联系,听取他们的建议。
3、根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
针对期望过高型家长,老师要从客观、全面和发展的角度反映孩子,否则就会伤及家长的自尊心,使家长对孩子产生过激情绪。在措辞方面,老师要注意委婉,运用先扬后抑的方法,让家长便于接受。
针对期望值低的家长,像溺爱骄纵型、放任武断型的家长,老师可以提出严格的教育要求,阐述如此发展下去的不良后果,以引起家长的注意。
齐心协力,都是为了孩子
4、根据家长的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教育观念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他们认为以后竞争太激烈,所以,要对孩子从各个方面进行完美打造;另一个是对于孩子过于“尊重”,认为幼儿要发扬个性和自由,结果导致孩子不能融入集体生活。
因此,与这些家长沟通时,老师要引导家长了解客观的评价观和适当的教育理念,可以从整个年龄段的发展水平来谈孩子的发展。
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他们往往不太重视
幼儿教育,所以老师要一边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一边尝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选择需要配合的工作时,也要量力而行,并做好简单的解释工作。
5、根据孩子的个人状况
孩子的个人状况不同,家长的关注点也不同,沟通的侧重点和方式也不同。因此,老师平时要善于对他们进行认真观察,观察不仅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能观察出每个孩子身上显现出的家教风格。因此,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对孩子的看法。
家长对与幼儿园来说是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里再分享一下因事而异的沟通策略:
1、以交流孩子情况为主
在这种情况下沟通,老师最好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其次,要借助具体事件反映孩子的表现。这样会让家长更容易理解孩子的状况,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
笼统地“很好,很聪明”,会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在应付自己,认为孩子是被忽视的。在反映孩子在园的一些缺点时,老师更要注意措辞,避免用一些过激的词语伤害到家长的自尊,所以,老师要多使用就事论事的评价方式以及发展性的评价。
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