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幼教培训网(中国幼儿教师培训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注册登录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撕呀撕呀
来源:[db:出处] 时间:2019-04-25 21:28:15
设计意图:  《撕呀撕呀》这个读本是中班的一个读本,起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被它所吸引,觉得语言过于简单、重复,没有太多可以挖掘的内容,但是在一次巧合的情况下,再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似乎有种不同的感觉,于是我静下心来再次认真的翻阅,慢慢地我发现书中的图画似乎还挺美的,特别是每幅画都是撕纸的杰作,撕纸的边缘纤维毕现的毛边非常生动形象地变出了一头奶牛、一群奶牛,这对于孩子们而言应该是挺新鲜好奇挺有趣的,随后作者又创作出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牛羊静静地走着,静静地吃着草"的画面,让人觉得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心情特别舒畅,于是我便有了迫切地想要和孩子们一同分享这本书的念头。  活动目标:  1.通过想象、猜测和讲述理解故事内容。  2.感受故事的句式,学习用正确的量词来表述。  3.体验阅读和想象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纸片若干,固体胶水,天空背景图四副。  2.PPT,电子图书活动过程:  一、和幼儿游戏,激发兴趣。  1.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撕纸,请幼儿猜测是什么声音。  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2.教师请个别幼儿和老师一起进行撕纸。  撕纸可是一件很有趣的声音,能撕出不同的东西,你们可以吗?  3.分别观察、想象幼儿和老师撕的内容。  你撕的是什么?老师撕的是什么?  二、借助课件,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一) 课件演示,理解第一段内容。  1.播放PPT1和2,引导幼儿猜测想象。  (1)有一个作家,他也非常撕纸,他还把撕出来的内容编到书里面去,变成了一本好玩的书,你们要不要看?  (2)瞧,这是什么呀?(一块黑,一块白)(3)这是什么呢?请你来说说你的理由?  2.播放PPT3,学说量词。  (1)我们来看看答案,看看作者到底撕出了什么来。  (2)请幼儿观察奶牛,学说量词。  这是奶牛的什么?几只眼睛?几只角?一个头。有几条尾巴?几条腿?  (重点解释四条腿,会动的是脚,上面一整长条的叫腿)(3)请幼儿变模仿撕牛的动作边和老师说量词。  我们跟着作家一起来撕头牛吧!撕呀撕呀,一条尾巴。。。  原来是牛爸爸,可是就一头牛爸爸,它会不会孤单啊?如果你是作者,你还会撕出谁来?  3.依次播放PPT4和5,提问:  (1)你看看,原来是牛的一家,撕呀撕呀,牛妈妈,撕呀撕呀,牛宝宝。  那牛爸爸,牛妈妈,牛宝宝想干嘛呀?为什么觉得他们想吃草?  (2)请幼儿观察草地的颜色,能说出深绿和浅绿。  这么嫩的草可好吃了,你们看,这个草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  一块深绿,一块浅绿,深深浅浅都是绿。  4.播放PPT6,引导幼儿想象猜测。  (1)牛爸爸一家在草地上吃草玩耍,天气应该是怎么样的?天上会有什么?  (2)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希望天空中只有一朵白云吗?  小结:撕呀撕呀,一朵云,两朵云。  5.邀请幼儿动手撕白云,感受撕纸的有趣。  那么现在你们想不想动手帮作者撕出更多的白云?  三、播放电子图书,完整欣赏故事。  刚刚我们小朋友是不是还没看过这本书的封面,想不想看看?  1.介绍封面,知道故事名称。  故事名称叫《撕呀撕呀》,封面上有谁?  为什么这本书的名字会叫做《撕呀撕呀》  小结:因为这本书的图画都是作者用手撕出来的,所以作者才把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撕呀撕呀》  2、播放电子图书,完整欣赏故事。  我们这位聪明的作者除了做了这本书以外,还做成了像动画片一样的电子图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结束:请幼儿做撕画书。  哎呀,原来这个故事还没结束呢,接下来讲的会是谁的故事呢?你们自己再去想一想,然后下次我们也来当作家,来做一本好看的撕画书,编个好听的故事好吗?  撕呀撕呀一块黑,一块白,一块黑来一块白。一块黑,一块白,黑黑白白真奇妙。 撕呀撕呀,两只角一个头,撕呀撕呀,两只眼睛一张嘴,撕呀撕呀,一条尾巴四条腿。撕呀撕呀,一块白一块黑。看,牛爸爸好壮啊!撕呀撕呀,牛妈妈。撕呀撕呀,牛宝宝。牛爸爸,牛妈妈,牛宝宝想吃草。撕呀撕呀,一片深绿。撕呀撕呀,一片浅绿。一片深,一片浅,深深浅浅都是绿。撕呀撕呀,撕呀撕呀,一朵云,两朵云,三朵云,四朵云,白白的云在蓝蓝的天空里。  反思:  为了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活动的开始我用游戏的方式,采用撕纸引入活动。教师撕纸,幼儿闭上眼睛听声音,猜猜这是什么声音。孩子们很兴奋的闭上眼睛,他们的小耳朵还真灵,一下子就听出了是撕纸的声音,随后我便让个别孩子也来撕撕纸,并请其他小朋友说一说撕出来的纸像什么,孩子们在这一环节玩得很开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在活动的过程中,我还充分注重让幼儿既能静下来体会读本的意境又能在边听文本边一起动手做撕一撕的动作中感受一定地趣味性,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整个阅读活动中一直保持着非常浓厚的阅读兴趣。整个活动从活动目标的完成、老师与孩子们的互动及孩子们的积极表现看来应该是比较成功的。活动中孩子们能专心且积极主动的跟着老师的节奏,很好地理解了画面内容,感受到了阅读活动的趣味性。  另外,读本结尾处故留悬念,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在区域中进行小书自主阅读的兴趣。当集中进行电子图书阅读到蓝天白云一页的时候,我故意再播放出后面"一块黑一块白"的那一页,让幼儿惊讶地发现原来故事还没有完呢!在幼儿积极的猜测中,教师故意不说出答案,留下悬念,请他们自己找答案。  在看到成功的同时我也能很清醒的意识到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困惑,如太急于寻找内定的答案而忽视了个别幼儿回答的很有创意的问题,在个别幼儿说出错误的量词时没有倾听和纠正,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撕白云想象白云的环节是否应该插入是个很大的困惑。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初步理解绘本前半段内容并学习用正确的量词来表述。  2、引发对撕贴图画书《撕呀撕呀》的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大小小的黑白纸片及彩色腊光纸。  2、大书一本。  3、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片,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篮纸片,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借助纸片,学习书中短句。  3、幼儿猜想活动,纸片可以变成什么?  二、借助课件,理解内容。  (一) 课件演示,理解第一段内容。  1、通过“变魔术”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撕“牛”过程。  2、通过提问,帮助理解撕“牛”过程。  ①牛爸爸藏起来了,请你们来帮老师把牛爸爸撕出来。  ②解释量词:“条”。  3、通过游戏,让幼儿加深理解。  (二)课件演示,理解第二段内容。  1、出示腊光纸,学习词语:深绿、浅绿。  2、出示画面,引导幼儿说说画面内容。  三、师幼共读,完整欣赏。  1、介绍封面。  2、师幼共读大书。  2、归纳小结书中量词的用法。  四、通过游戏,拓展经验1、提问:你能用这些五颜六色的纸撕出什么呢?  2、讲解游戏规则,集体游戏:用动作表示作品形象。  3、组织幼儿游戏。  4、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稿源:[db:出处]
作者:admin
编辑:shaohai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