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db:出处] 时间:2019-04-25 21:28:15
问渠那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南宋诗人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观书有感》中的后两句,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是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读书感受。而作为现代人的我却想如果那“清如许”形容的是我们说出来的一字一句呢?那我们是否也要为“源头”不断的注入“活水”呢?答案是肯定的。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终身学习。而我理解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与老教师的一次交谈,看似枯燥的一次教研活动,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甚至是电视节目的开场白,路边的标语,生活中处处你留心之处,都是在增加自己的知识量,都是在为我们的源头注入活水。
而这样的活水使我们与家长交谈时更加专业,与孩子聊天时有了更多的技巧,与同事沟通时更加自信。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学习,时时补充新知。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成长正如溪流,自泉眼潺潺流出,一步一步迈向前方,风雨兼程,奔向向往已久的大海。而途中,则发现了许多,思考了许多……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稿源:[db:出处]
作者:admin
编辑:shaohai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