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幼教培训网(中国幼儿教师培训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注册登录
身教重于言教
来源:[db:出处] 时间:1970-01-01 08:00:00
我们究竟是否知道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为呢?你或许可以让孩子的举止端庄,但却不能让他们感受到别人的尊重。要让他们自己感受到别人的尊重,最好的办法是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既自尊、自爱又尊重他人。 对一些父母而言,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不是想方设法控制他人的行为或许还是一个新观点。许多父母一直忙于管教孩子,以致没有考虑到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解决问题。我们希望以下例子可以开拓你的思路,帮你决定自己该怎么做。 一位母亲对于一天到晚都要重复自己说过的话感到十分厌倦。于是她对孩子们说,以后她讲话会在确保孩子们集中精神的时候只讲一遍,不再重复。如果他们有疑问,她很乐意回答,但将不再重复所说的内容。她很快注意到孩子们的变化——在听她讲话时专心多了。如果他们中有谁走神了,就会问问其他人刚才妈妈说了些什么。 基于你愿意做的事情,跟孩子约法三章。比如你可以对孩子说:“每天晚上7点到9点,我有时间帮你们解决功课上的问题。如果有需要,我会乐意帮忙。”要是孩子需要帮忙的时候你恰好没空,可以对他说:“咱们明天晚上7点到9点再商量这个问题,行吗?”又比如当车里很吵闹时,不要发动车子,停下来不做声,直到不守规矩的孩子们愿意安静下来。当孩子要求借钱时,你可以从他们的零用钱里扣除。若孩子在午休时不停地跑出来打扰你的话,你可以不理他们。身体力行,不要空谈 努力做到身体力行而不要空谈。若你有机会把自己一天说过的话录音,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说了那么多废话。如果你能多行动,少说话,孩子们马上就能注意到你的变化。不要一遍又一遍地要求孩子们安静下来,尝试一下不动声色地等待,直到孩子们停止吵闹。如果孩子们为了一件玩具而吵架,你不必说什么,只需拿走玩具,把它放到孩子们够不着的地方。你一句话也不用说,他们就会明白不吵架才能拿回那件玩具。 要言出必行。如果你对什么事情很认真,就要准备用实际行动坚持到底而不要空谈,因为这意味着做事要有始有终,全心全意,你很快便会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干扰而直奔主题。 若父母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整天唠唠叨叨地不断提醒的话,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就会奇迹般地消失。利用时钟和已经达成共识的计划,以身作则,用行动而不是语言去督促孩子完成计划。对于年纪小的孩子,你不必说什么,只需温柔而有力地拉着他的手,带他去干该干的事情。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也可能是逃避压力的一种表现。你是否把他逼得太紧了?他是不是希望通过做事拖拉以获得喘息的机会呢? 父母说得太多,孩子耳朵就会起茧子。你有没有留意过父母们在购物中心或超市里的谈话呢?你会发现这些父母也明白若试图通过言语来管教孩子,结果只会引来更大的反抗。叫嚷、唠叨、教训、恳求、命令和威胁都是对他们的不尊重。不要再数“1、2、3”了,不要空谈,行动起来,结果会出乎你的意料。我们可以牵着孩子的手一起走,抱他们上床睡觉,或者在他们发脾气、不愿洗澡时把他们抱到浴缸里。 另一个提醒就是你们在同一个房间里时才能给孩子提出要求,并且说话之前你要确保孩子注意力集中。因为如果你们能真诚地对视,成功的概率要更高一些。 身体力行是一剂良药。不要只是坐在椅子上嚷嚷,站起来,边说边走向孩子,这样孩子会更快地安静下来。坚持到底 在教会孩子许多积极有用的生存智慧的同时,父母要坚持到底,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父母的挫折感以及与孩子之间的摩擦。坚持到底是指父母一旦决定该干什么就严慈并用直至完成,而不是单纯地教训和惩罚。 跟孩子说话时要言辞简洁(不超过10个字)并紧扣主题。三言两语就会奏效,例如如果一个不满6岁的孩子不肯睡觉,你不必说什么而应站起来,温和而有力地拉着他的手,把他带到房间里,告诉他现在是“睡觉时间”。要是孩子还不肯睡觉,你可以给他几个选择,比如问孩子:“你是自己来选个睡觉前听的故事,还是让我来帮你挑呢?咱们的故事只能讲到8点钟。”要是孩子仍然不配合,就表明你们之间就已经存在着矛盾,你应首先解决这一问题。(参见本部分的问题行为的4个错误目标) 孩子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他会知道你言出必行,并且严慈并用,坚持到底。孩子还会明白什么是责任感。他可以选择赶快准备睡觉,以便多一点时间来听故事,若磨磨蹭蹭,就会没时间听故事了。你身体力行给孩子最大的收获就是让他学会如何自尊、自爱和尊重他人。 孩子刚学走路到8岁之前,父母要做到坚持到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父母只需言出必行,严慈并用就可以了。正如心理学家鲁道夫·德瑞克斯所说的那样:“不要空谈,行动起来。”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当孩子参与了问题的解决以及规则的制订时,坚持到底会更加奏效,并能教会孩子更多的技能。以下4个步骤就是一个坚持到底的过程。坚持到底的4个有效步骤 1.就某个问题跟孩子进行一次友好的交谈,大家都能发表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感受。要使孩子配合,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参与制订问题解决的方案。 2.开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问题,选择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3.规定一个具体的期限,要精确到分钟。 4.要了解你的孩子,他们可能无法按时完成任务,你只需坚持到底,尽自己的责任让事情有始有终,正如下面的例子中的父亲努力做到的那样。 17岁的拉里已答应修剪草坪。他一直没着手干,父亲开始责骂并威胁说要是到时做不完就罚站一周。这次父亲决定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坚持到底。他问拉里是否愿意一起就修剪草坪这个问题找出一个解决办法,结束父子俩的较量。拉里同意了,可心里很不情愿,因为他以为等待他的又将是教训和惩罚。 父亲:“拉里,我想知道对修剪草坪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是觉得这活你干不了,让你干太不公平了,还是你太忙了?” 拉里:“不是的,爸爸,我知道该干那活儿,我也一直打算要干,只是太忙就忘记了。” 父亲:“我觉得咱们父子之间总是存在矛盾。我一直都挺专制,叫你干这干那,每当你没有按计划完成我交代的任务时,我都会对你发脾气。你是不是想告诉我,对于你不愿意干的事情,我再怎么着也没用呢?” 拉里局促不安地咧嘴一笑。 父亲:“我猜想是这样的。这也不怪你。老实说,每当我想到你也许是在拒绝接受不公平的待遇,倒挺佩服你的勇气。我也实在不想专制下去或总发脾气。你愿意同我一道找出既能解决问题又互相尊重的办法吗?” 拉里将信将疑地说:“行吧。” 父亲:“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开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办法吧。我有一个提议,咱们可以多干几份活,赚够钱就可以雇个人去干了。” 拉里大笑:“我们还可以让草一直长下去啊!管它叫丛林!” 父亲:“咱们可以哄一哄你妈妈,让她来干。” 拉里:“或者让我来干好了。我知道自己可以干得来。” 父亲:“好,要是你真的愿意干,不是因为爸爸很专制迫于无奈的话,我倒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你能给我一个具体的期限,保证在这之前完成任务吗?只要你能按时完成任务,我是绝对不会唠叨半句的。” 拉里:“星期日晚上怎么样?” 父亲:·如果能在星期六前完成,咱们的周末将过得更愉快。” 拉里:“好吧,那我就在星期五前完成任务。” 父亲:”星期五的什么时候呢?” 拉里:“咱们别较这个真了,行吗?我会在星期五前完成的。” 父亲:“如果确定了最后期限,在此之前我不会唠叨半句。” 拉里:“那好吧!星期五下午6点之前怎么样?” 父亲:“听上去不错。” 到了星期五下午6点钟,草坪上的草还是没有割掉,而拉里正全神贯注地坐在电视机前。父亲一点也不觉得意外,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次他打算坚持到底。 父亲:“拉里,现在已经到6点了,可你还没完成任务啊!” 拉里:“嘿!爸爸,这是我很喜欢的节目,我等一会儿再干就是了。” 父亲:“我们之前是怎么说好的?” 拉里:“饶了我吧!爸爸,别急嘛!看完这个节目马上就去。” 父亲会心地冲拉里一笑,指了一下手表。 拉里:“好吧好吧,我这就来。催命鬼!” 父亲装作没听见说:“谢谢你,拉里。你能信守承诺,我很感激。” 有些父母会说:“我的儿子(或女儿)可没那么容易就让步。”我们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如果你能很好地按照上述坚持到底的4个步骤去做,避免下述4个陷阱,即使孩子不太愿意,也会跟你合作的。4个不利于坚持到底的陷阱 1.想让孩子做事像大人那样,能分清轻重缓急。 2.喜欢过早下结论并批评孩子,而不是就事论事。 3.没有提前制订带有明确时间规定的协定。 4.没有尊重孩子,没有保持孩子与父母双方的尊严。 如果你把上面的例子再读一遍,就会发现那位父亲并没有期望拉里会对割草感兴趣。也许父亲可以找许多比割草重要得多的事情给拉里做。比如交朋友、赚钱买车、买保险、买汽油、让孩子乖乖地去做功课、教育孩子远离毒品、对他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让他好好念书、正确对待失恋等,割草在这一系列“要务”里排不上号。然而,拉里还是要学会用“割草”这一有意义的方式为家庭作贡献。 我们还应注意到父亲是怎样避免下结论并批评孩子的。他只是就事论事,拉里说得越多,父亲就说得越少。他只是冲儿子会心地一笑,并指了指手表。这就已经足够了,因为拉里会意识到自己曾经答应过的事情。在这个坚持到底的过程中,父亲既尊重了孩子,又保持了自尊。他很好地避免落入4个不利于坚持到底的陷阱中,并运用了以下4个技巧。坚持到底最有效的4个技巧 1.评论要言简意赅。例如说:“我注意到你并没有完成割草的任务。请你马上去做。” 2.面对反抗,应该问:“我们之前是怎么约定的?” 3.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你什么也不必说,跟他进行一些无声的交流,例如指一下手表,会心地微笑,拥抱一下,然后再指一下手表。 4.孩子作出让步并遵守协定时(有时他显然是很不情愿的),应说:“谢谢你能遵守我们的约定。” 就事论事还意味着要暂时忽略其中的某些问题,比如当孩子因不愿意而说了一些难听而且伤人的话,父母要忍耐一下,将说话伤人的问题留侍以后来讨论解决。 有些父母反对坚持到底的办法。他们会说:“我们不希望老提醒孩子要信守承诺。我们希望他们在没人提醒的情况下也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对于这些父母,我们想提3个问题:如果你不是温和地提醒孩子们,你是否会因为他们没有信守承诺而责骂、教训或惩罚他们呢?你有没有注意到孩子会遵守自己认为重要的承诺呢?你真的认为干家务对他们很重要吗?即使家务对于他们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也得让孩子们去干一干。坚持到底让你毫不费力,比责骂、教训和惩罚要有趣得多,而且效果更显著。 孩子对于自己的事情倒挺能分清孰重孰轻,但成人希望孩子能像他们一样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心甘情愿地去做事,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坚持到底让孩子在适当满足大人要求的同时,又能保持双方的尊严。 孩子拥有自己的世界,但仍需听从大人的一些安排。一旦我们能够明白这一点,坚持到底这个办法便能让我们享受到为人父母的愉悦和快乐。我们会发现孩子并不是懒惰、不体谅人、不负责任,做事也是挺可爱的。 坚持到底让父母变得积极主动、细心体贴,而不是消极被动、蛮不讲理。这将让他们明白为家庭作贡献的重要性,将有利于孩子茁壮成长。这能使我们适应不同的情况,保持双方的尊严,要比专横的管教和听之任之要好得多。孩子也能从中学会自尊、自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稿源:[db:出处]
作者:admin
编辑:shaohai
无相关信息